Sunday, November 12, 2006
饺子的回忆三则
天气渐渐凉下来了,又到吃饺子的时候。 最近想起以前在北京吃饺子的两三事。
一, 白菜馅饺子
和我年纪差不多的北方人可能都记得,小的时候,大白菜是老百姓的“当家菜”。 那时候,大白菜是政府补贴,各家限量,所以一斤大白菜才4、5分钱。一入冬,家家户户便开始准备冬储大白菜。一般的家庭一买就是一,二百斤。居民楼楼道里,阳台上都放满了大白菜。那时我家算是买的少的,也买一百斤左右。放在阴凉通风的楼道里晾干,然后再用报纸抱上,这样就可以吃上大半个冬天了。说了半天大白菜,那该说饺子了。既然大白菜是冬天的“主菜”,当然少不了白菜馅饺子。记得以前一到周末,楼道里就听见好几家“铛铛铛”剁白菜馅的声音。真是好不热闹。
二,饺子皮
提起饺子皮,就想起父亲擀的饺子皮。父亲擀饺子皮的技术是文革时到平谷下放期间跟当地的老乡学的。他擀的饺子皮十分标准,中间厚,边儿上薄。更为难得的是,父亲在准备面团时,尽量把每个面团切的差不多大小,最后剩下的面就均匀的加在之前切的面团上。这样,每张饺子皮大小, 厚薄基本上一样。由于父亲擀皮儿的技术娴熟,家里每次包饺子,一般都是由他擀皮儿。那时候,我们一包饺子便包一百多个,一顿吃不完,便放在冰箱里,第二天再做炸饺子。现在想起来,那时候的日子真是一种简单的幸福。不幸的是他去世后,他擀饺子皮的手艺在我家便失传了。
三,饺子屋
前几年,我家附近开了个饺子屋。 有时,父亲去世后,我们有时就去那里吃饺子。这家饺子屋的饺子皮薄馅大,经济实惠。饺子都是手工包的,馅料品种丰富,有普通的白菜馅,茴香馅,扁豆馅,三鲜馅,还有西红柿的,西葫芦等。加上小菜也很美味,每次去,都吃的十分开心。小店生意也十分红火,有时高峰时间,还要等座。只可惜前两年小店租期届满,房子被原本的副食店收回开了超市。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